醫療筆記

我的膽囊長了東西,到底要不要緊?

膽囊息肉

首先我們來聊聊膽囊息肉,這是一種很常見的膽囊疾病,它是膽囊黏膜上的良性腫瘤,通常不會引起症狀,但極少數也會引起一些不適和疼痛。膽囊息肉的大小和形狀因人而異,大部分良性息肉直徑都在1公分以下,可以是單個,也可能有多發性息肉(圖一),甚至有些人的息肉長到很大( 1公分以上)。膽囊息肉依組織學可分為真性息肉或假性息肉,真性息肉是由膽囊上皮細胞或腺體增生而成,而假性息肉常是膽固醇息肉、膽沙堆積、黏膜皺褶或是膽囊發炎性息肉。

膽囊息肉的形成原因不是非常清楚,過去一些研究認為與年齡、性別、肥胖、膽囊炎、膽囊結石、膽囊黏液過度分泌等因素有關。雖然膽囊息肉通常是無症狀的,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不適和疼痛。例如當息肉太大或太多時,可能會堵塞膽囊出口或膽囊管,進而導致膽汁鬱積,出現腹痛、噁心、嘔吐和發燒症狀。

對於膽囊息肉,醫師通常會建議定期腹部超音波檢查來監測息肉大小和形狀。如果息肉很小(<0.5公分),通常不需要治療,只需要定期追蹤即可。如果息肉大於1公分、漸進式增大、數量較多,或出現疼痛等症狀,都可能需要考慮手術切除。通常以腹腔鏡手術來切除膽囊,這種方法可以完全去除膽囊和息肉,避免未來發展成惡性腫瘤的風險。然而,膽囊切除手術也可能帶來一些併發症,術後可能出現腹瀉和消化不良等問題,這需要與外科醫師討論溝通。膽囊息肉若介於0.6 – 0.9公分之間,醫師通常較少建議直接切除膽囊,但也不敢擱置不理,於是通常就採取折衷作法:密切追蹤。醫師會根據病患個人的風險性、膽囊息肉的型態,每3-6個月追蹤一次。


當然除了腹部超音波外,抽血檢驗肝膽指數、腫瘤指數,電腦斷層掃描(CT scan)、膽胰管核磁共振造影術(MRCP)皆是常見的診斷工具,端依臨床情境不同而有適當的使用時機。值得一提的是近來新發展的內視鏡超音波(EUS),可藉著內視鏡深入貼近膽囊,提供更好的解析度,以顯示膽囊壁黏膜、固有肌層和漿膜下層,評估膽囊息肉的形態和表面;再加上顯影劑的使用,可區分血管和非血管成分,精確分辨良性和腫瘤性息肉。

膽囊腺肌症

膽囊腺肌症是一種良性、非發炎性的增生性疾病,會導致膽囊壁增厚,型態上容易跟急慢性膽囊炎、膽囊癌混淆。因為膽囊上皮增生、肥大,導致黏膜層向增厚的肌肉層外翻,稱為Rokitansky-Aschoff sinus,外翻的小空腔含有膽汁,可能會隨著時間推移脫水和濃縮,從而導致小的膽固醇結晶沉澱。結晶體可能導致慢性炎症反應、營養不良性鈣化。

膽囊腺肌症在成人中不算少見,過去在膽囊切除檢體的發生率估計在2.0% – 8.7%之間,女性比男性更常見,很少見於兒童期,但也曾有兒童發生腺肌瘤病的病例報告。膽囊腺肌症通常沒有症狀,少數可能會出現膽絞痛症狀,但因為膽囊腺肌症患者常常也發現有膽結石,因此症狀較難以歸因。約50%的底部型和瀰漫型與膽結石有關,在節段型中可高達90%。

臨床上,很多患者是因為膽結石引起膽囊發炎,切除膽囊才被發現。這原本是一種良性疾病,不須切除,僅需追蹤即可。但讓醫病雙方都困擾的是:因其會讓膽囊壁增厚的特徵,容易跟膽囊癌混淆;而且隨著時間發展,膽囊腺肌症膽壁增厚的體積也可以良性、自然地增大,這點即便是再有經驗的醫師也難以判斷。試問: 看到膽囊壁愈來愈腫大,究竟是良性的膽囊腺肌症,還是惡性的膽囊癌呢? 膽囊癌又是一種治療上相當棘手的類型,早期手術切除是最理想的治療。因此,過去的文獻報告皆保守婉轉地建議:若臨床懷疑存在惡性腫瘤,則應考慮早期膽囊切除術。


結語

膽囊息肉與膽囊腺肌症都是膽囊常常意外發現的良性病變,大部分不需要開刀切除膽囊。但因為兩者有時與膽囊癌實在難以區分,因此依照醫師的判斷,適時追蹤檢查仍有其必要性。回到這位年輕女性患者,以她的檢查結果,我判斷最有可能是膽囊腺肌症,而不是膽囊癌。我會在診間好好地跟她解釋討論,並建議她在未來定期追蹤檢查。

建議科別:胃腸肝膽科、一般外科門診。


膽囊疾病 相關醫訊文章:

1.好想吃大餐!美食的敵人:膽結石?(臺安醫訊第245期 2018年7月)

2.卡在半路上的膽管結石(臺安醫訊第286期 2021年12月)




作者: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蘇志盛
出處:臺安醫訊第 305 期
發行時間:202307

印刷版 PDF





電子報訂閱 / 取消訂閱